在线杠杆股票配资 昆明公安一张20年前获大奖的老照片重新装裱参展 里边的故事感人至深_杨雄_潘增良_嫌疑人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0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在线杠杆股票配资 昆明公安一张20年前获大奖的老照片重新装裱参展 里边的故事感人至深_杨雄_潘增良_嫌疑人

2005年,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,一张来自昆明公安的黑白照片荣获银奖。照片的主角,是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的民警杨雄,当时他正深入村寨采集身份证人像在线杠杆股票配资,照片中的他手持软尺双眼紧盯刻度,小心测量着距离,力求一次性采集到最清晰的证件照。

而那时,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民警潘增良正在拍摄《大山里的警察》,看到这一幕,他不由举起相机,按下快门,定格下这珍贵的瞬间。这张照片,也成了早期昆明公安人像采集的历史见证。

展开剩余78%

“我出生于大山,这里是我的根”

杨雄出生在大山深处,后来考上警校,成为一名人民警察。2000年,他回到家乡,成为禄劝县局团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。从深山走到城市,再回到深山,历经警校的磨砺后,他身上的淳朴品质未曾改变,反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。

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,山区百姓办理户籍业务,常常需要翻山越岭,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而当时,派出所缺乏先进的信息采集设备,为了确保能够一次性采集到符合标准的身份证照片,杨雄和同事们常常用皮尺对焦,确保照片能够一次性拍好,避免百姓来回奔波。

如今看来,皮尺对焦也许是最笨的办法,但也是民警们能想到最好的办法。那个技术匮乏的时代留下的,不仅是民警的聪明才智,更是他们急群众之所急的印证。

如今,随着科技和电子化设备的不断进步,公安工作已实现许多创新突破,但他们的初心和承诺,始终未曾改变。

“如果可以重来,我的选择不变”

刚当上派出所民警,杨雄就成功参与了一起盗窃案的侦破。当时,嫌疑人逃入一片山林,逃窜路径复杂,民警一时无法确定嫌疑人藏匿的方位。为了尽快将嫌疑人抓捕归案,杨雄和同事们分头行动,沿小道逐一搜寻。最终,杨雄凭借微弱的手电筒光,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。

千钧一发之际,杨雄毫不犹豫地跳下十五米深的悬崖,将嫌疑人紧紧抱住,直到同事赶来。这一跃,让杨雄身上多处骨折,但仅休养了两个月,他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。“当时只想着不能让嫌疑人在眼皮底下逃走。”杨雄说,如果可以重来,他的选择仍然不会改变——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、冲上去、扑过去。因为,这是他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与使命。

岁月流转,情谊弥坚

如今,20年弹指一瞬,民警拍摄证件照不再用皮尺对焦,杨雄也因工作表现突出,被选拔任用为禄劝县崇德街道办主任,工作期间,杨雄始终发扬警队不怕苦、不怕累的优良作风,用忠诚和担当认真履职尽责,扎实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。潘增良也在2024年光荣退休,20年前的那张照片,成为两人之间的纽带。岁月虽已流逝,情谊却愈加深厚。

不久前,潘增良将这张照片放大并装裱,参加展览。杨雄得知此事后,前去参观,两人再次相遇。潘增良将照片亲手赠送给杨雄,这一幕让他们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岁月,往昔的场景与眼前的画面逐渐重合。

“这张照片一直激励着我,让我在从警路上甘于奉献、乐于付出。”杨雄说,当年初入警营,来到山区派出所,也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,常常要处理许多“小事”和“琐事”,但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,他逐渐明白,“心系于民、急民所盼”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,才能让公安工作深入人心。

潘增良的相机始终未曾离手,哪里有值得记录的瞬间,他就在哪里按下快门。“每次看到这张照片,我都会感慨基层民警那份精神,于他们而言,坚守就是最大的奉献。”心中时刻装着群众,辖区的安危始终挂在心头,一张老照片的背后,娓娓讲述着岁月变迁、初心不渝。

来源:都市时报

全媒体记者:王丹丹

编辑:姜蕾

审核:段寅彬

二审:陈唯一

终审:彭德光在线杠杆股票配资

发布于:云南省